
“我们在参与” 系列项目 Participating Series
日常生活实践
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
时间:2021年4月-2021年7月
Duration: April – July, 2021
地点:中国 深圳 华·美术馆
Venue: OCT Art & Design Gallery, Shenzhen, China
策划人: 陈航
公共项目部策划人:温琦(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教师,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博士候选人)
项目助理:杨添、蔡映桐、张朝雨
图像拍摄 :黄京
视觉设计:杨海
影像记录:极光频道
主办: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
承办:华·美术馆
支持: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
日常实践项目参与者/机构:王澈、二高 Ergao、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、握手302
社群对话参与者:金静(上海,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)、高航(深圳,一树ARBRE艺术空间主理人)、李佳羽(深圳,深圳市升阳升社会工作服务社驻华夏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)、刘阳(广州,广东时代美术馆副馆长/首席公共项目策展人)、张鑫(深圳,踏实TAS负责人)、Laurent Gutierrez(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)、Peter Hasdell (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)、胡翼青(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、郭子怡 Kuo Jze Yi(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)
由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,华·美术馆承办的“我们在参与” 系列:日常生活实践系列公共项目将于2021年4月至7月展开。本次项目包含“日常实践”和“社群对话”两个部分,其中包括四组工作坊、九场讲座。
“日常生活实践”系列公共项目包含并发展了一种米歇尔·德·塞托(Michel de Certeau)式的创造性行动,人们运用不同的实践技术重新设计生活方式,以开拓性的坐标去定义空间、环境、社会系统及日常万物的力量。此种能量可以扩展到更巨构的公共领域,漫延出私人空间。
设计如今已渗透到更复杂的网络和结构,不仅在讨论和解决专业、行业中的具体问题,同时趋向更整体性的视角,也渗透到日常的犄角旯旮。深挖社会性设计所指向的蓝图,可以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提供一种系统实在的理性工具,更是强调从日常及公共的生活场域之中,去设计一套共生的自洽机制,去发掘和建构非表征意义的可能。这一系列实践行动是一次“原型设计”的尝试。
社会性设计在不停创造机会的过程中显示出生机和希望。现下我们需要从旧世界的策略,转向一种新的“皮肤式(epidermal)”设计,并强调共创的、自我响应式的联动。“日常生活实践”行动计划期待可以引发更深度的公共参与,恢复生命的弹力;尝试给正在解决社会问题、或者希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群体,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线索和方向。共生也只有在共同的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。